不惹事但也不怕事|孩子被打后,家长该怎么做?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,一起科学轻松育儿
小D在1岁前就有过“被打”的情况,被一个快1岁的小女孩撂了一下。那时我知道,那个小女孩并不是真的“打人”,只不过想表达但语言不成熟,肢体动作重了一点。而且那个小女孩的妈妈后来处理的特别好,我们也就愉快解决了。后来,小D也出现过了打人的情况,就像我之前文章里写的,戳->3岁内宝宝打人,你管的不对才是大问题,我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干预,她的打人行为被我及时扼杀在了萌芽期。
从今年春天开始,小D去公园更加频繁了,真的会遇到那些所谓的“熊孩子”,大都4~5岁的样子,霸占着公用的秋千或者滑梯,别的孩子想玩就是不让,然后“一言不合”就会打人。小D因此也被打过,当时她愣在那里,明显有点受惊了,脸上的表情分明在说,“为什么我会被打?” 但她只是自己一个人站在那里揉揉,也没哭,看了那个孩子一会,就默默拉着我离开了。
回家后,白天发生的这一幕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,特别是小D站在那里不哭不反击一脸惊愕的样子,让我还是挺心疼的,甚至让我也有了一丝的怀疑,自己长久以来要求小D不可以打人、要对人友好真的是对的吗?会不会导致她变成一个怕事不懂得自我保护的孩子呢?
孩子被打,需要鼓励打回去吗?
这个问题我问小D的老师,答案一定是否定的。但如果问不同的家长,那肯定会分成非常鲜明的两派。可见,这个问题也许真的不是非黑即白这么简单的。那我就说说自己的个人想法吧。
孩子的小小世界就是成人社会的缩影,他们现在每次和同龄孩子之间的互动,都是在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,帮助他们今后更好地应对社会。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被打后该怎么办,也许就不会再计较于眼前的“欺负”、“吃亏”了,反而该想想,如何利用这样的机会帮助孩子掌握更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呢?
我们不妨先来想象一下在大人的“鼓励”下打回去的孩子会出现哪些可能吧。也许他们从此以后就明白了“以暴制暴”;也许有的孩子本身就性格平和,即使打回去了,他们内心还是害怕的;或者他们没打回去,于是就被家长贴上了“懦弱”的标签;亦或者最终变成了两个孩子打来打去,家长强行拉开的局面。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,都没有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被欺负的情况,而在成年社会中被欺负的情况(也许不是肢体的),又怎会少呢?
当然,开头提到的我自己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对的,但好在,当我想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后,我的答案就变得清晰了。
教会孩子正当防卫方法-“我不是弱者!”
不鼓励小D打回去,但这绝不意味着小D就是懦弱的。相反,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教育孩子,我们可以在维护自己权力的同时,仍然保持对他人尊敬。那之后,我开始有意识地教小D很多回应的语言,也会在平时玩“过家家”时练习一下在公园常见的场景。
“不要!不行!不可以!”-这是最早期的简单话语
“这是我的玩具!”-遇到抢玩具的情况;
“打人是不对的”、“拿开你的手”-遇到被打的情况。
学会自保和表达自我意愿其实比打回去更重要。当孩子可以自己用坚定的态度明确地说出,“你不要推我!”,大多数情况对方孩子是不敢再有进一步作为的,那在这个情境下被打的孩子不再是弱者了。而最关键的是,这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,让孩子明白,任何时候,我都可以有理有节地捍卫自己的权力。
说出自己的感受,学会饶恕
孩子被打后内心一定会有情绪,鼓励孩子说出来,可以帮助他们发泄委屈,学会饶恕,这样能帮助他们下次再遇到问题更加心平气和地解决。这是不少家长容易会忽略的,觉得当下解决了冲突就结束了,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将这些积压的怨气发泄在比他弱小的孩子身上。
其中学会饶恕也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之一,这不容易,我们很多大人现在其实也在修炼中。有的孩子打人后,家人会干预道歉,那自然很好。但更多的时候,我们无法要求他人,所以我会更加主动地来帮助小D梳理情绪,让她释怀。
我通常都会这么和小D说,“刚刚他打你了,他是想玩秋千,但你挡着他的路了,他不开心就打你。你很痛很痛,但你告诉他了‘不许打人!’他妈妈后来也教育他了,任何情况下打人都是不对的。”其实这样,小D也就释然了,而且她也明白以后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也是不可以打人的。(题外话,用这样的像讲故事的方式和小D说道理特别有效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哦)。
现在校园霸凌日益早龄化,现在每次在公园遇到这些冲突,我都会看成一个机遇,至少这是在我看护下,小D可以安全演练如何面对的机会。我不可能永远保护小D,她总有一天需要独立面对解决冲突。而我能做的就现在开始教会她面对冲突的正确态度:积极面对,有理有节,不惹事但绝对不怕事!
大J叨叨叨:
孩子被欺负后,到底该怎么做?这个问题真的没有“标准答案”,最终还是体现了每个家庭的三观。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只是我的个人心得,也欢迎大家留言和我说说,你们会怎么处理的。
现在小D在公园遇到的这些冲突还谈不上“霸凌”,所以我个人觉得有勇气去直面,说出自己的想法,呵斥对方的行为很关键。但如果遇到真正意义上的“霸凌”,有时选择离开也是一种积极面对。当然,这个话题又很大了,今天就先不说了。
推荐阅读
点击标题直接看文章
大J,坐标纽约,曾经知名外企经理,现全职妈妈。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,没有理论翻译,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。
微信公众号:大J小D(jiayoubaobao2015,加油宝宝的拼音)
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,我原创的百篇育儿心得文章一网打尽!